简体 | 繁体 | ENGLISH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移动群组 RSS
站内搜索:
NEXT
PREV
  • 集团新闻
  • 信息公开
  • 视频中心
  • 国资动态
  • 关注瞭望
  • 媒体关注
  • 行业信息
  • 投资者关系
  行业信息 首页 > 信息中心 > 行业信息
最新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对电力需求估计不足
来源: 本站 时间: 2012-09-15 点击数: 24376
 

  2月28日,一份最新发布的报告表示,中国低估了其满足需求所需的新增发电量。该报告估计,到2020年中国装机总量达12.3亿千瓦,还需要在该领域再投入1800亿美元。

  这份题目为《在多重需求和放松管制条件下的中国电力行业投资》的报告,是由凯捷咨询Capgemini与法国公用事业公司法国电力公司EDF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联合编制的。凯捷咨询中国区副总裁陈持平认为,“为了完成中国GDP翻两番的目标,假设GDP维持6.5%的增长速度,中国电力市场到2020年前每年需要新增4800千瓦的装机容量,相当于英国目前总装机容量的2/3,投资总额将达到5900亿美元。”报告显示,这意味着所需的投资规模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一个机遇。

  此次调查报告项目组面对面访谈了47位电力行业高管,对象为发电企业、电网企业、监管机构、电力行业投资者(包括外商投资者和证券投资者)以及行业专家和相应的电力行业人士。该报告建议,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电价上升是不可避免的。中国应该在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浮过程中逐步形成合理的销售电价体系,使得居民电价高于工业用户电价,同时,应该采用阶段式定价方式来保障居民最低生活用电需求。

  国际咨询公司凯捷咨询预测,到2020年,除已规划的9.50亿千瓦装机容量外,中国还需要新增2.80亿千瓦装机容量。“即使未来两年内能够达到供需平衡的局面,但不久又会被新出现的电力短缺打破,长期来看,中国电力仍然面临着短缺。”凯捷咨询表示,2007年后很可能会出现的短期电力过剩,意味着煤电领域将有很高的投资风险,企业需要更多考虑并购现有电厂而不是新建电厂而谨慎的进行战略扩张。目前已经注意到很多产业基金,也纷纷寻求第二轮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但凯捷指出,中国电力行业对外资的需求发生变化,外商直接投资需要重新审视进入方式,除了资金,中国更注重引入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以及带来一次能源的供应等等。凯捷咨询称,目前通用电气GE与阿尔斯通Alstom等能把制造转移到中国的国际设备制造商,应得益于中国在电力行业的巨大开支,但港资将取代外资厂商成为这次投资中国的主力军,将更注重区域选择,以及发电种类的选择等等。

  报告称,在电力市场供应总量持续增长的同时,未来供应调整的周期性滞后变化会更加明显,这意味着投资风险的加大,从长远来看,环境保护的政策考虑因素对电源结构的调整具有重大影响。报告指出,电力体制改革给民营资本带来机会,而电荒驱动了民营资本向电力行业的全面渗透。由于行业内的投资、重组和整合,中国电力行业可能出现集中的趋势,预计电力行业的整合浪潮会在2007和2008年间到来。其中,“五大”发电集团由于在融资、项目审批、规模等方面的优势,央企未来市场份额将会进一步增加,而外资市场份额会进一步减少。

  同时报告认为,能够提供“洁净煤”技术的公司也有不少重大机会。尽管中国努力实现燃料结构多元化,但它仍将严重依赖燃煤发电。中国希望,2020年将燃煤发电的比例从现在的73%削减到低于60%。但凯捷咨询表示,2010年时,燃煤电厂仍将提供发电总量的71%,2020年提供65%。

  “我们研究发现,在不远的将来,中国不太可能减轻对煤炭的依赖,而核能以及水力和天然气发电就调整发电能源结构而言,仍有很大的潜力”,法国电力公司中国首席运营官乐博称,按照中国到2020达到40000MW核电装机容量加上18000MW在建项目目标测算,总投资将超过600亿美元,目前,西屋Westinghouse和阿海珐Areva等公司正争夺在中国建造核反应堆的合同。中国目前核电装机比例只有1.55%,远低于17%的世界平均水平。我们认为中国核电的比例应该较目前更高,未来应该定位在10%以上的水平”。

  报告还指出,燃煤发电需要优化发展,高参数、大机组是方向,预计天然气发电机组会在负荷中心地区得到快速发展,2020年投入运营的天然气发电装机达到85000MW,占总装机的6.9%,但天然气发电需要根据中国天然气开发和运输,国外气源进口情况进行发展;中国水能资源技术可开发容量4.93亿千瓦,经济可开发容量3.95亿千瓦,但目前开发率不到30%,水电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未来水电装机会在电源结构中占20%以上。

  业内人士希望行业监管部门能在三个领域采取措施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即市场运行规则、理顺价格体系、明确推进改革的权力和责任。

 
相关新闻
首页 | 集团概况 | 信息中心 | 主营业务 | 研发实力 | 企业文化 | 社会责任 | 党群工作 | 人力资源
黑ICP备06000101号 | 收藏本站 | RSS订阅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哈尔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科技创新城创新一路1399号 邮编:150028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

黑公网安备 23010902000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