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5-10-29
近日,《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推荐目录(2024年版)》正式发布,哈电集团凭借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深厚积累,共有四项重大成果成功入选覆盖能源保障、先进核电、 绿色化工、深海探测等国家战略领域,充分彰显了“共和国装备制造业长子”的科技担当与创新实力。
俄式机组“焕新记”:延寿30年,煤耗降14%!
面对部分俄式发电机组“老龄化”、运行效率低等问题,哈电集团开发出国内首个温度与压力双提升跨代升级改造系统,成功应用于天津国华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两台已服役近30年的俄制机组,实现机组延寿30年。

盘山项目成果亮相央视新闻频道。
盘山项目集成了哈电集团多项煤电“三改联动”先进技术,作为国内首个实现温度和压力双提升的机组跨代升级延寿改造项目,在全球范围内尚无同类机组改造先例,属国际首创。改造后,原有两台53万千瓦俄制超临界机组升级为国产高效超超临界机组,煤耗降低14%,深度调峰能力可达20%THA负荷,供热能力提高两倍以上,清洁排放达到当前同类机组先进水平。2025年4月,机组成功获得30年运营认定,标志着全国首台创新升级及延寿改造机组正式“持证上岗”。该项目为存量能源装备升级提供了可复制的“哈电方案”,为国内外老旧机组创新升级及延寿改造积累了宝贵经验。
核电“超级肺”:第四代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
高温气冷堆作为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四代核电技术,被列入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具有安全性好、综合效益高、建造周期短、用途广泛等优势。而其关键核心设备——蒸汽发生器,承担着将核反应堆热量转化为近600摄氏度水蒸气、驱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的重要任务,被誉为“核电之肺”。

哈电集团自主研发的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
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采用螺旋管换热结构,具有换热效率高、结构布置紧凑等特点,制造难度极大。哈电集团不断推动技术创新,攻克了多项关键工艺技术和世界级制造难题。其中,高精密换热管对接焊工艺、镍基合金环缝内孔全位置自动TIG焊接工艺等18项重大工艺技术均为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一成果不仅为我国高温气冷堆600兆瓦系列化产品发展奠定坚实技术基础,更推动了我国在四代核电装备制造领域跻身世界前列,为核电安全清洁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煤气化“全能选手”:世界首套大型粉煤气流床下行路线全热回收装置
在煤化工领域,如何高效回收高温合成气的余热一直是行业难题。哈电集团自主研发的“煤气化全热回收汽冷蛇形管受热面装置”成功破解这一瓶颈。该装置突破碱金属凝结、防结渣堵渣、防积灰腐蚀等关键技术,掌握高温、高尘、加压还原性气氛下对流受热面的设计与制造技术,显著提升受热面的传热可靠性、运行安全性与生产经济性,填补我国该领域技术空白,并已在盛虹炼化项目成功投运。

哈电集团自主研发的煤气化全热回收汽冷蛇形管受热面装置安装现场。
该装置作为世界首套大型粉煤气流床下行路线全热回收技术装置,还成功入选国家能源局第三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并入选《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版)》,标志着整体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水下“静音先锋”:国产化高效低噪推进器
针对水下无人航行器推进器噪音大、效率低的问题,哈电集团研发的国产化高效低噪推进器,突破了推进器水动力及流场特性分析、泵喷推进器关键装置设计制造等技术,建立了深海泵喷推进器性能数值预测技术体系,优化了性能预测验证算法,显著提升了系统效率、稳定性与可靠性。该推进器已搭载水下无人航行器,实现水下无人平台高推进效率与低噪声的重要突破。此外,它与现有航行器平台顺利完成换装,在水动力、空化、噪声性能及平台系统整体运动响应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