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 ENGLISH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移动群组 RSS
站内搜索:
[合作篇]BOSS,我就一直跟着你们干
来源: 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时间: 2018-03-29 点击数: 49795
 

中国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带一路”为当地浇灌出一片持续繁荣发展的沃土,这种共同繁荣发展的局面,促进当地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

“丝绸之路”令当时许多沿线国家从“地广人稀”发展为“民庶殷富”,从“州县萧条”变为“人烟遍地桑柘稠”。

中国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带一路”为当地浇灌出一片持续繁荣发展的沃土,这种共同繁荣发展的局面,促进当地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

朝夕孜孜的萨布乐

孟加拉是热带国家,国民睡得晚起得晚,但“萨布乐”可不一样,在项目施工期,他每天五点半就到驻地开始一天的工作,直到晚上七点半才离开驻地。即使在项目质保期,他也是每天不到七点来上班,晚上九点半才回家。“萨布乐”是他的音译名字,真如他的名字一样,憨厚可掬,每天不知疲倦地辛劳工作着。

萨布乐2007年便在西莱特项目驻地做力工兼杂工,此前一直务农养家。当地土地贫瘠,半年水淹地,半年耕种。萨布乐上有7旬父母,中有同样艰辛务农的兄弟,下有儿子、侄子、侄女一大家人,全家就住在泥地盖起的草棚房中艰难度日。

因家里条件有限,每天他都要光着脚,步行往返两个小时上班。他不懂英语,更不懂汉语,但并不影响他用手势和表情同中国人交流。

不善言辞的萨布乐十分勤劳,他总是一刻不停歇地工作,扫地、搬重物、修缮房屋、刷车等。干完本职工作,他还主动帮助别人洗衣服、晒被子、收拾房间、种菜等。他的勤劳朴实与善良,给驻地的哈电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家在想怎么能更多地帮助他。

薛建军看他每天步行上班太辛苦,买了辆自行车送给他。当时自行车在当地村庄绝对算是“大件”了。看着面前崭新的自行车,萨布乐喜不自禁,搓着手不知道说什么好。逢当地过节,后勤管理员李贵峰都会代表大家到他家里送去大家捐的钱物。当他的孩子考试取得好成绩,李贵峰还会给孩子一些奖励作为鼓励。工程执行高峰需要扩招当地力工,项目组优先考虑了他的弟弟以及年纪较长的侄子。

一项项援助的实施,彻底改变了这个家庭。萨布乐脸上一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几年间,他的家便盖上了砖瓦房,告别了泥地窝棚时代。收入的增加,使他家在村里成为了富裕的家庭,家人在村民面前挺起了腰杆儿。每每萨布乐都会自豪地说这些都要感谢能够在中国企业工作。村民们也通过萨布乐一家,对中国有了更多的了解……

萨布乐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一切,对待工作越发卯足了劲。他的弟弟、侄子也秉承了他的优良品质,工作非常出色。弟弟聪明好学成为了半个中孟翻译,帮助采买、外联。侄子则成为中国厨师得心应手的帮厨。每逢中国人的节日,项目组都会得到他们家庭的祝福,萨布乐和他的弟弟、侄子会带着水果、爆米花等家里人舍不得吃的礼物来到驻地,与中国人共度佳节。

2015年,项目组开始执行巴库项目,需要去新的驻地,尽管孟加拉人非常注重家庭团聚,但萨布乐依然高兴地带领他的弟弟、侄子离开家人,远赴新项目工地,继续做中国公司的雇员。

虽然他不能用语言和大家交流,虽然他只能做勤杂工,但他勤劳朴素的品质一如既往,对中国人的友好和信任始终未变。通过弟弟,他告诉薛建军:“是中国企业给他和家人带来了帮助,只要哈电在孟加拉做项目,他们就会一直跟着项目组干。就算有一天哈电人离开了孟加拉,他和家人的心中会一直想念援助他们家庭的中国朋友。”

砥砺勤学的伊斯兰

与憨厚的萨布乐不同,“伊斯兰”天资聪慧,头脑灵活,学习能力强。虽然家也在农村,但经过十几年在哈电项目组的锤炼,伊斯兰实现了由力工到外资公司商务人员的转变。

2004年10月,年仅18岁的伊斯兰作为一名力工服务于哈电孟加拉同吉项目现场,从此与哈电结缘。

2005年10月,伊斯兰因服务态度积极,工作表现优异被调往达卡办事处工作。

伊斯兰很小就没有了父亲,是靠母亲种地养活他和弟弟妹妹们。到哈电达卡办事处工作后,项目组充分发挥他聪明好学的长处,不断地从生活上帮助他,在工作上锻炼和培养他。

伊斯兰的母亲在家乡翻建房屋缺资金,办事处就采用先借款后分期从工资抵扣的办法帮助他,使他的家庭能在压力很小的情况下,完成住宅扩建、购买更多农田。

伊斯兰来哈电工作后,他便承担起了弟弟妹妹们上学的费用,让劳累了半辈子的母亲不用再辛苦操劳。

为了感激中国人给这个家庭的帮助,每次伊斯兰从家乡探亲回来,都会带来母亲做的佳肴与祝福。大家在品尝美味中能感觉到那是一位坚强、伟大的母亲。

办事处为伊斯兰创造了一切学习的机会。2006年起,伊斯兰岗位变更为达卡办事处杂工,负责办事处的清洁打扫等工作。随着与中国人接触时间的增多,好学的伊斯兰开始自学计算机和中文,渐渐地他也能用中文或英文进行简单的交流、编辑管理文件、整理档案了,岗位也从杂工转为了办事员,负责办事处零星物品的采购、与当地人员交涉等工作。他一刻不忘记学习,他一边工作一边自修了成人高考,取得了大学学历。良好的语言环境让他的中文和英文日趋熟练,能够进行中孟英文的口译翻译,几年的时间就被培养成能与业主、保险公司、银行等部门处理工作的商务人员。

作为中国公司的雇员,伊斯兰已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了,为了便于工作,他安装了QQ、微信等时下流行的联络软件。外出办事需要请示时,他会直接将文件、材料样品等通过QQ或微信发图片,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和准确性。他还学习了货运和商务等系统。哈电国际为他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锻炼的机会,在巴库项目期间,安排他完成了货运文件交单、收款文件准备等工作。并根据项目的需要,让他深入孟加拉市场了解和收集信息,配合现场完成备品补件、试验分析。

在伊斯兰的影响下,达卡办事处其他当地雇员也都安装了微信和QQ,并建立了达卡办事处工作群、人员往来通知群、材料市场群等不同功能的工作群组。

之前为了养家糊口,伊斯兰一直没结婚。如今他的家庭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也收获了爱情。因个人的出色表现,也因为他在中资企业的工作背景,2016年这位来自孟加拉农村的小伙子,在外地人很难立足的首都达卡,“凤凰男”伊斯兰终于收获了爱情,迎娶了“孔雀女”——达卡的姑娘做自己的新娘,组成了温馨的家庭。

所有办事处的哈电员工都受到了伊斯兰的盛情邀请,作他幸福的见证人。婚后,伊斯兰的妻子接过了他母亲的“接力棒”,经常烹饪当地美食,让伊斯兰带到办事处和大家人分享。而大家也从中国国内带来瓜子、牛肉干、薯片等,送给伊斯兰及他的家人。

在为哈电工作的十几年里,伊斯兰与大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更可喜的事,他的家庭在当地的村庄已从贫困户变成了富裕户。

伊斯兰几次对办事处的中国人说:“BOSS,我就一直跟着你们哈电干,一直干到我退休!”


【延伸阅读】哈电国际2003年进入孟加拉执行同吉、西莱特、巴库等项目,至今已在孟加拉执行火电项目14年了,在为孟加拉国家电网贡献“哈电力量”、输送电力的同时,还创造了2000多个直接就业岗位,对当地雇员的观念、家庭、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莱特项目位于孟加拉国东北部西莱特省梵楚甘杰镇,自首都达卡到该项目需乘大巴(约7小时)或飞机(约1小时)、再转乘40分钟的汽车。该项目业主是孟加拉电力发展委员会,项目于2005年9月12日签约,2006年2月23日生效,2011年9月11日发电。

巴库项目位于孟加拉国西北部的迪纳杰布尔省巴库煤矿附近,自首都达卡到该项目需乘大巴(约9小时)或飞机(约1小时)、再转乘50分钟的汽车。该项目业主是孟加拉电力发展委员会,项目于2013年7月4日签约,2015年7月16日生效,目前仍在施工,预计2018年发电。

 
首页 | 集团概况 | 信息中心 | 主营业务 | 研发实力 | 企业文化 | 社会责任 | 党群工作 | 人力资源
黑ICP备06000101号 | 收藏本站 | RSS订阅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哈尔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科技创新城创新一路1399号 邮编:150028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

黑公网安备 23010902000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