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 ENGLISH
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移动群组 RSS
站内搜索:
左权与妻子刘志兰、女儿左太北的合照
呈现抗日英雄血肉丰满的另一面(附照片)
来源: 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 时间: 2015-09-17 点击数: 5669
 

左权与妻子刘志兰、女儿左太北的合照。图片由中国人民大学家书文化研究中心、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提供。

左权与妻子刘志兰、女儿左太北的合照。图片由中国人民大学家书文化研究中心、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提供。

01版: 要闻 02版: 综合 03版: 综合 04版: 国际 05版: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06版: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07版: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08版: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国际公平正义(......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开业聪明的制度懂得呵护“个体”烟草消费税时隔六年再上调企业“定投”,力挺创客呈现抗日英雄血肉丰满的另一面(......上海地区天气预报

2015年05月09日 星期六

01

2015/05/09

要闻

呈现抗日英雄血肉丰满的另一面(附照片)—访“抢救民间家书项目”负责人张丁

本报记者 钱好

“抢救民间家书项目”启动至今已经整整10周年,征集到的上百封抗战家书分别被国家博物馆和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收藏

“现在儿就要离开大别山,走上最前线消灭敌人,保卫中华,望双亲不要悲伤挂念,儿为伟大而生,光荣而死,是我做儿子最后的心意,罪甚!罪甚!”这是新四军年仅24岁的连长程雄在抗日战场上写给父母的辞别信,也成了他的绝笔。

这样的抗战家书,“抢救民间家书项目”负责人张丁在10年中已经收集了上百封,有的是一笔一划郑重地写在信笺上,有的则是在包装纸上匆匆写就。从抗战将领到普通百姓,这些从战火纷飞中留存下来的只言片语,是写给最亲近的家人的心声,真实地记载了日军侵略带给人们的伤痛、愤怒,以及战士们为保卫家国舍生忘死的壮志豪情。

2005年4月,“抢救民间家书项目”正式启动,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单位联合向海内外征集家书。此后,一封封家书陆续从世界各地寄来,这其中有不少是写于抗日战争时期,最早的落款日期是“九一八”事变发生不久,最晚的一封写于抗战刚结束,涵盖了中国抗战的全过程。书信的内容,既有身在沙场,对子女、对爱人的叮咛,誓死卫国的决心;也有故乡沦陷后,流离失所、饥寒交迫的忧愤。张丁说,所有收集到的家书,无论原件还是复印件,均由所有者无偿捐赠。尽管是私人信件,涉及家庭隐私,但捐赠者们都是一个想法:这些家书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应该被更多人看到。

“以前,我们从书本、影视作品中接触到抗日英雄,往往只看到他们在战场上面对强敌的那一面。但从他们亲笔留下的家书中,我们会看到他们血肉丰满的另一面。他们也有儿女情长,也有对老父幼子的牵挂,但在大敌当前的时候,真是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张丁感慨地说。他向记者介绍,在捐赠者中,有一位已经年逾七旬的左太北女士,她是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的女儿。左权在山西十字岭战斗中牺牲时,左太北才只有2岁。在成长的过程中,左太北对父亲的印象,就是历史记载的那一次次战役中,那个勇猛的抗日英雄。直到1982年,她才从母亲寄来的一摞家书中,第一次看到父亲的字迹。这些信都是左权写给妻子的,日期从1940年8月到1942年5月,在最后一封中有这样的话:“在闲游与独坐中,有时总仿佛有你及北北与我在一块玩着、谈着,特别是北北非常调皮,一时在地下、一时爬着妈妈怀里,又由妈妈怀里转到爸爸怀里来闹个不休,真是快乐。”时至今日,每每重读这些字句,左太北都禁不住流泪:“看了信以后我才觉得,我真是有个父亲,有一个那么爱我的父亲。”

“抢救民间家书项目”启动至今已经整整10周年,征集到的上百封抗战家书分别被国家博物馆和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收藏,其间还整理出版过《抗战家书》图文集。征集仍在继续,就在记者采访的当天,张丁还收到了一封新的家书捐赠。但与此同时,许多十年前的捐赠人,如今却怎么也联系不上了。张丁忧虑地说,抗战时期的家书,距今已经70多年了,不妥善保存的话很容易就会被损坏。更令人心焦的是,当年的写信人和收信人大都已经不在,他们的子女也都七八十岁了。“我们抢救的速度赶不上家书消失的速度,着急啊!”他希望能通过我们的报道,让更多人重视抗战家书的搜集和整理,让家书中的精神得以承续。

 
 
首页 | 集团概况 | 信息中心 | 主营业务 | 研发实力 | 企业文化 | 社会责任 | 党群工作 | 人力资源
黑ICP备06000101号 | 收藏本站 | RSS订阅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哈尔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哈尔滨市松北区科技创新城创新一路1399号 邮编:150028 您是本站第 位访客

黑公网安备 23010902000451号